《NANA》,那些曾經極端的感情

Shelly
Nov 9, 2020

--

可能有很多人都看過《NANA》這部連載漫畫。儘管他最初問世的時間已是數十年前,依然被很多人視為經典。直到今年,我才在Netflix上一品這部紅極一時的動漫,就像掉入漩渦一般,我深深地被《NANA》所吸引,更因此盪開了對感情的漣漪。

這部漫畫闡述了年輕人最極端且不保留的情感,包含友情以及愛情,這樣的感情在現實社會中很少見,或至少都藏在暗處進行,因為現實中的多數人,或多或少都還是在意著社會的眼光。

https://s3-us-west-1.amazonaws.com/niusnews-imgs/310517_1.jpg

奈奈:「嘿、娜娜…如果我們是一對情人,我們之間的距離是不是只要一個擁抱就能填滿呢?還是說,每個人都無法排解這份寂寞呢?」

在針對青少年的作品中,無論是小說、戲劇、或電影,大多著重在無法擺脫的親情,或是一眼萬年的愛情。我總感覺,友情雖然是青少年最重要的日常,卻也最少被提及,彷彿我們身來就會交朋友,又好像就算沒有朋友也不應該影響我們的生活走向。但是,對我而言,友情就跟談戀愛沒有任何差別,我被對方吸引,進而互相了解、磨合、相互支持,友情也需要彼此花時間經營,需要有主動的一方。但正因為這個社會太少講述有關友情的童話故事,似乎傳達了一種不應該強求、應該「淡如水」的友情。事實上,如果有機會,誰不想擁有像作品中的「娜娜」和「奈奈」那樣的友情呢,會為彼此奮不顧身,支持彼此的夢想,甚至為對方大打出手,那像極了愛情一般的友情。

每次感覺到和一個朋友,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距離,因為成長所帶來的心境變化,而慢慢走上不同的道路時,都會很難過。這是一段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,更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的感情,往往比愛情還要曖昧模糊,卻沒有空間讓你爭吵和糾結。對待友情,人們總是忽略了承諾、堅持和分手的階段,所以每次想起,都不得不問自己:「我們真的是朋友嗎?」、「我們還是朋友嗎?」。

其實,我的想法也不完全正確,畢竟每個人對待人生的方式不同,有些人可能更在意自己的事業或家庭,友情對這些人可能就是:有就好,但無法圍繞著它旋轉的事情。只是,如果愛情強調的是兩人渴望成為彼此的世界,那為什麼友情中的兩人不能付出一樣的感情,愛情真的,比友情難能可貴嗎?

奈奈:「娜娜,灰姑娘的玻璃鞋,明明非常合腳的,為什麼會在途中掉下來呢?怎麼想,我都覺得她是為了引起王子的注意,才故意掉的。這大概是那些,不管做什麼都會白忙一場,唱著獨角戲而始終無法得到幸福的女人的偏見吧?」

再來討論愛情。描述愛情的電影與書籍,已經太多了,網路上的分析更是不勝枚舉,我的想法,可能只是很多人想法的匯集。首先,《NANA》中同名的兩位女主,一個是始終只愛過一個人,卻到死也無法擁有對方的「娜娜」,以及擁有過很多段感情,每次都轟轟烈烈,卻無法獲得幸福的「奈奈」,他們的故事很複雜,不適合在這裡贅述,所以就讓我挑幾個值得分享的部份討論吧!

https://twitter.com/blinkros/status/967365881016832000?s=12

應該很多人,都妄想成為「娜娜」,能遇到那個一見鍾情的另一半,深信自己沒有對方生命就會分崩地裂,而且只能為了對方心跳,更難能可貴的是,「娜娜」並沒有為了這個生命的另一半放棄自己想成為樂團主唱的夢想,而是努力追求自我的成功,想讓自己能平等地站在對方身邊。

只可惜,「娜娜」並不是這部漫畫的愛情模範,她對他的感情更像上癮,雖然極力戒斷來維護自己的夢想,但只要看到對方,兩人都會再次瘋狂愛上彼此;兩人又因為驕傲以及過度小心保護這段感情,而無法直率地面對彼此,所以只能不斷錯過、失去、再擁有,直到一方死亡所帶來的結束。

「曾經以為,如果能夠放下彼此心中的芥蒂,就可以回到從前的時光,但是我已經永遠失去他了。如果當初能夠珍惜一點就好了。」這是「娜娜」在得知他車禍傷亡後的解讀。說實話,一個不平等的兩人,的確無法成為好的愛情夥伴,但是在「娜娜」進步的過程中,一直不願意坦然對彼此的需要,我認為已經不是因為對夢想的追求,而是一種孤傲,「娜娜」擔心自己一旦承認愛,就會變得軟弱。「娜娜」和他,一個人是鑰匙,另一人則帶著鎖,只要鑰匙不主動,鎖就只能等待。

https://images.app.goo.gl/EE3QAMqjE6NepMkr7

『我們在感情裡常常更像「奈奈」⋯⋯』,是我看到的評論,看完這部動漫後,我從原本的不以為意,到醍醐灌頂的承認這件事時。「奈奈」,她總是在追求被愛,她愛每一人都很用心,卻也可以同時對兩個人用心。講白話一點,我們可以稱之為「戀愛腦」,沒有自己的事業只能打工度日,流連在男性的世界,一受傷就彷彿失去了一切。「奈奈」最後選擇和一個她愛著(過),卻不完全愛她的男人,放棄了另一個只愛她,她也有好感的男生。

「但是無論如何被傷害,如何痛苦,也還是想再做一次夢,從心底愛上一個人。」(奈奈)

我覺得「奈奈」其實更難分析,因為她已經經歷過太多感情了,最終的選擇不只是出於愛或衝動,「奈奈」了解自己,她知道在感情世界裡,她太過任性,需要一個很懂女人又很會哄人的大男人,她也知道在現實世界裡,他太過軟弱,需要一個能為她撐起這個世界和物質生活的成熟男子,所以「奈奈」犧牲了她曾經最看重的純粹愛情,選擇嫁給了參雜了現實的感情。她所嫁之人,心中有更重要的人,但重視家庭,所以能夠保證「奈奈」婚後會受到穩定的照顧,儘管缺乏轟轟烈烈的情愫。就好像,「奈奈」在年輕時,就把能從別人身上獲得的,最單純的喜歡,都耗盡了,最後只剩下折衷。

娜娜:「不管在怎樣的人潮之中,不管你(奈奈)做何種的打扮,我都有自信找得到你。所以,不管是多麼悲傷的日子,我都不會低着頭走路,因為我在尋找的那個終點,就在你的手裏。」

這部漫畫寫的主角,都背負者很重的包袱,傷痕累累的在人生道路上前行,互相照顧舔舐傷口,有時會太過黑暗且病態。一般的人生,有太多的事情要困擾,有現實要打理,我們可能不會花那麼多心力去追求一段感情,或是去心碎、去品嚐,但《NANA》所描寫的感情,只是將現實中被壓抑的慾望投射出來,在無限放大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「卡通」或「理想化」。

--

--

Shelly
Shelly

Written by Shelly

0 Followers

If I don’t stop and reflect on my day, then I don’t exist.

No responses yet